工作动态

—— NEWS

北测人心中的珠峰精神(二)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04 字号:【

打印

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回信10周年、我国首次自主完成珠峰高程测量50周年。1975年5月27日,红色的测量觇标第一次竖立在珠穆朗玛峰峰顶,从此珠峰有了中国人精确测量的“身高”。巍巍珠峰,见证了一代代中国测绘人勇攀高峰的足迹,彰显了爱祖国、爱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我院职工回顾我国珠峰高程测量光辉历程,弘扬光荣传统,结合自己开展的重点测绘项目,畅谈学习国测一大队珠峰高程测量所思所想。
基础测绘部 张锡越
五十年前,前辈们以生命为尺、以信念为锚,将“勇攀高峰”的珠峰测量镌刻天地;十年回响,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如号角催征,激励着我们。这精神,不在远方,就在我们基础测绘部为首都描绘蓝图的每一次精准落笔中!
建立精准的测绘基准底座“北京2000坐标系”时,方案反复推敲,算法千锤百炼,正是对精益求精的珠峰精神的践行。
当北京市CORS系统全天候提供精准位置信号,时刻保障服务的高效畅通,我们将“珠峰高度”般的严谨,化作守护城市时空基准的“脉搏”。
当我们挥洒汗水,用坚实的脚步 年复一年 测量精密水准,这是我们捍卫城市“高度基准”的“毫厘之战”,这需要珠峰复测般的严谨与坚韧。
当覆盖全市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不断测绘、更新,这是我们描绘首都蓝图的“数据底版”,每一次踏勘、每一笔勾画,都承袭着珠峰测量中那种迎难而上的坚韧和执著。
我们将以珠峰精神为坐标,用每一次精准测量,不断标定属于新时代测绘人的精神高度。
航测遥感部 吕扬
在我看来,珠峰精神,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积累沉淀,是自立自强推进国产化的自我突破,是老中青传帮带的携手奋进。它不仅是载入史册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更融入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航测遥感部“遥绘首都,感知变化”的工作中。
珠峰精神映射于重大工程中保障中,航遥部构思了“利用航测遥感技术为冬奥会提供全生命周期地理信息服务”的整体设想,创造性地将先进的三维技术运用到冬奥会延庆赛区建设中,为雪道设计、土方量监测、融雪分析等提供精准高效的地理信息服务,有力地支撑了冬奥组委规划设计阶段的多方会商,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在2023年北京特大暴雨防汛救灾中,航测遥感部闻“汛”而动,以“天-空-地”立体协同技术为支撑,获取灾区无人机影像、航空影像、卫星影像,制作实景三维模型,依托灾后及历史数据提取变化区域,发现桥梁、建筑、道路等基础设施损毁区域,为灾区物资投放、淤积量估算、灾害损失估算提供数据支撑,为救灾工作的部署实施提供图纸、数据等抓手。
在日常工作中,航测遥感部承担年度航空摄影、月度0.5米卫星影像生产,以及林业、水务等应用拓展工作,在追求“客观、精准”的基础上,以“务实管用”为要求,不断追求“更高效、更科学、更美观、更好用”,与时间赛跑,用创新注解担当。
调查监测部 韩雄
珠峰是自然赋予的高度,测量是人类写下的注脚。测绘队员们以血肉之躯,在冰岩绝壁间刻下了一首无言的颂歌。
珠峰测量始终激励着调查监测部全体成员,测量珠峰是瞬间的壮举,守护山河是长久的承诺。多年来,我部利用空天地网等先进的测绘调查技术记录了自然资源变迁,先后承接北京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北京市城市国土空间监测等十余个重点调查监测项目。坚持用真实、准确、可靠的数据准确分析自然资源要素关系、变化规律与演化发展趋势,为自然资源管理、资源安全态势研判、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从丈量珠峰到调查监测,从世界屋脊到山川湖泊,我们调查的每一寸土地,守护的每一方水土,都是测绘人心中的珠峰。让我们以珠峰测量为旗,继续为首都规划建设和调查监测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信息服务一部  姚远
以血肉丈量天阶,用足迹书写忠诚。国测一大队的攀登者们迎战风雪绝壁,以生命赴使命,在极寒之巅竖起觇标,为泱泱版图锚定毫厘刻度,那是勇攀、无畏、精诚、奉献的永恒丰碑。
在我心中,测量珠峰的背后是开拓进取、科学严谨、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2024年,信息服务一部不动产登记工作组获得了北京市三八红旗先进集体的荣誉,这背后离不开整个团队无私的奉献和不懈的奋斗。不动产登记是关乎人民财产安全的民生大事,我们要做的是保证登记工作的准确无误,办事过程的高效流畅以及各类信息的安全保密。自2019年北京市不动产登记基础信息平台上线以来,我们坚持以科学严谨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平台进行了多次迭代升级,不断优化业务办理流程,不断巩固平台稳定性,不断升级系统功能。
每一次技术迭代,每一次加班奋斗,都是北测人对心目中那座珠峰的不懈攀登。我们将始终走在开拓的道路上,永远不会放弃再向前踏出一步。
信息服务二部 谢文瑄
在我心中,珠峰不仅是世界屋脊,更是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者的精神图腾。信息服务二部始终秉承珠峰高程测量的探索精神,在数据的“雪域高原”上勇毅攀登。
这种精神是在面对超大城市海量市政交通基础设施数据多源异构、时空关联复杂的挑战时,以久久为功的情怀,不断攻克难关,梳理城市生命线运行脉络,我们集成了十余万公里管线、数万处基础设施,为夯实智慧城市空间数据底座添砖加瓦!
这种精神是让精准的数据成为打击违法建设的“利器”,我们服务昌平、大兴等区拆除违法建设千万平方米、腾退土地上千公顷,达成“基本无违建区”创建目标,坚决捍卫城市发展“净土”,为精细化城市治理提供有力保障!
这种精神是化身耕地“守护者”,精准摸排百万亩耕地,动态管控设施农业用地,构建“空天地”一体的耕地全周期档案。我们用脚步丈量田垄变迁,用科技守护沃土良田,用每寸必守的忠诚筑牢大国粮仓的安全基石!
这种精神是积极探索测绘地理信息新应用与文化创意产品的跨界融合,我们将地图制图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出“图视京城”地图文创产品,力求做到“用文化诠释地图,用地图解读文化”。
“8848.86”是一代代测绘人精益求精的追求,我们将继续以精准为笔、以创新为墨,绘制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攀登心中的珠峰,我们永远在路上!
质检中心 张巾卓
“8848.86”这个数字,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是一个数字常识,对于我们测绘人来说,这是用汗水甚至生命换取的珍贵数据。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回信中殷殷嘱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既是对全体共产党员的深切期许,也是一代代测绘人勇毅前行的行动纲领。坚守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不断擦拭自己的初心,持之以恒地付出,方能在变革时代成就事业发展的新高度。
自 2017年起,我院承担了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项目,该项目对测绘产品的时效性、多样性、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质检工作带来诸多挑战。质检中心积极应对,精心编写检查方案,调配人员加班加点开展检查,引进质检软件,进一步提升检查效率和准确性。在连续多年的质检实践中,我们坚持总结、深耕与反思,不断优化检查方法与内容,相关研究成果荣获北京测绘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质检中心始终秉承初心,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生产部门交流分析,归类总结形成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以过硬专业能力提供优质高效的质量服务,实现质量与生产的双向奔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份初心使命,为我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附件:

版权所有: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京ICP备13034775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35 工作日8:00-11:30、13:00-17:0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15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85887

传真:(010)63963144

E-MAIL:bcbgs@bism.cn

版权所有: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京ICP备13034775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35

工作日8:00-11:30、13:00-17:00